校長室
校長室
校長:蘇仁彥 校長 04-27013534#700
壹、校長簡介:
學歷
1.省立台北師範專科學校輔導組
2.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初教系畢
3.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研究所畢業
經歷
教師組長13年、主任年資9年、調任教育局候用0.5年、校長6.5年
貳、教育理念:
(壹)擁健康 ~ 健康是一切學習的基石
孩子是學校的主體,健康是一切活力的泉源,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靈、健康的環境,任何學習都能有豐富的思考、創新的思維。所以教育應提供多元學習的活動、友善的健康環境、尊重學生個別差異、創造健康的學習動機,提供表達、溝通分享的舞台,發掘孩子優勢智能、擴大視野,建立自信心,帶好每位孩子。
(貳)學讀書 ~ 閱讀能打開世界之窗
全球化的世界,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學習、學會學習、進而終身學習,從文化的觀點來看,孩子最主要的教材是學校及社區,學會讀書能使孩子跨越藩籬,從課本到生活,從書籍到世界,對經驗的累積,學會溝通表達。也希望教師能展現專業與敬業,與時俱進不斷充實自我,調整思維,有效引導,讓學生自主性閱讀且有效學習。
(叁)學做事 ~ 友善校園成就三人
掌握學校願景,以尊重、和諧體現人文薈萃的精神及生命價值,據此,學會做事要從「人才、人文、人格」培養做起,以追求教育的理想,人才培養要致力於多元智能的開展,教育應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孩子探索;人文應聚焦校園文化的形塑,提升人本情懷及生命價值;人格應落實於生活,由教師樹立典範學習,重視身教、言教 ,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,不斷創造生命的高峰經驗。
(肆)學做人 ~ 實踐關懷倫理,落實全人教育
落實「愛整潔、守秩序、有禮貌」的運動,在潛移默化中薰陶孩子,樹立學習典範,讓孩子擁有柔軟心、關照能,重視生活周遭的每個環節,日後才能學會付出、傳遞愛心;運用正向管教輔導原則、同理傾聽,強化關懷心。鼓勵公義行善,建立自我價值感,讓孩子學會愛自己更會愛同儕、愛家人、愛社會。
叁、學校經營策略藍圖:
(壹)、學校經營策略及情境分析
一、了解地理環境 掌握領導方針
掌握學校創校經營的歷史典故、淵源與社區文化;校址位置、交通環境及學生上下學路線、動態、地理環境與鄉土歷史,對於學生學習與文化掌握,會有更深入的資訊,運用在學校領導,更能發揮效益。
二、掌握學校規模 策進公義關懷
(一)了解學校規模、學生人數及家長社經地位及背景,掌握教師學習及專業樣貌,發展良質的組織文化、明確的學校經營定位,對於人文領導及學校內部凝聚力向上提升多有助益。
(二)了解學區各校辦學氛圍,是否受少子化影響,是否面臨減班,策進發展聚焦的本位課程及特色,吸引更多認同的家庭及孩子就學。
(三)配合教育部政策,降低班級學生人數,充實設備發展小班教學及精緻教育,結合本位課程及學校特色,建置課程相關學習步道,提供潛移默化的環境及學習課程。
三、了解硬體設備 創新教學情境
(一)學校學生活動中心、圖書室、電腦教室及視聽教室,皆能妥善運用,促進使用效能,發揮最大教育功效,提升教學效益。
(二)活化教學場域與學生學習,辦理活動時能動靜分明,讓學生樂在學習、汲取知識;規畫學習式校園,特色步道,提升學習的深度、廣度,掌握特色,持續綠化美化校園,營造優質的校園氛圍。
四、促進教師專業 行政走動服務
(一)鼓勵教師進修提升專業、不忘初衷活化教學,深耕教學品質。資深教師教學經驗豐富,新進教師教法新穎、活潑生動,加上退休教師熱心提供經驗分享、讓學校呈現老、中、輕經驗傳承,有利校務及教學推展。
(二)課程發展包括本位課程、閱讀、多元社團、特色課程、美感藝廊…等,有助學生多元智慧開展。
(三)各處室協調良好,分工合作「以智慧建立制度,用制度領導校園」,教師會與行政單位要能體諒彼此立場,「心中有愛,溝通無礙」彼此互相支援,共同學生學習盡心。
(四)行政人員經驗豐富,以服務導向為宗旨,培養各式專長、穩定行政人才,讓校務運作更加流暢,服務更優質,以提升校務運作,促進績效服務的良性循環,在各方面評鑑績效卓然呈現,服務品質也會向上提升。
五、活化校園空間 擴大學習場域
(一)設置學習步道:結合藝術與人文及生態課程建置學習步道,發展潛在課程,讓師生沉浸在美感教育及生態環境的學習中。
(二)彩繪植物學習步道:學校資源需要整合,個人辦學希望整合產、官、學各方資源,梳理學校特色來規劃課程,讓學校場域能更精采多元,擴大學生學習視野。
六、提供多元學習 打造健康校園:
(一)辦學理念第一個是「擁建康」提供孩子探索式的學習是第一要務,未來希望規劃多元的學習社團、課後或假日活動,提供孩子有正當的休閒運動機會,體現以教育優位的教育精神。
(二)規畫學生才藝表演活動,鼓勵學生積極自我表現、獲取成功經驗,各處室規畫節慶活動、比賽機會,提供孩子學習成長的機會。
(三)推動健康促進活動,辦理豐富的體育競賽活動,讓學生學會健康意識並贏得健康人生,在健康促進的活動中學會知識,並內化為自然的行為,把健康的概念帶回家裡、社區,讓社區與學校「學校社區化、社區學校化」。
七、整合社區資源 共榮社區發展
(一)盤整學校人力資源、物力資源、文化資源,提供舞台發揮專長,投入圖書整理、資源回收、交通導護,及補救教學活動,讓社區與學校一體,為孩子學習成長而努力。
(二)與社區「共榮共享」辦理社區服務、開放學校活動空間,提供弱勢學生扶助、提供社區運動場,供社區民眾運動,讓親、師、生體驗社區一家親,重視回饋鄉里,並帶入更多的外部資源,協助孩子成長學習。
(三)辦理各項親職教育活動、節慶活動、感恩學習,增進學校與家庭之溝通與聯結,活化親師關係,爭取家長認同與理解。
八、重視公共關係、行銷學校品牌
(一)多樣化的通路行銷,包括口碑行銷、DM行銷、網路行銷、活動行銷,掌握各種機會塑造學校品牌。
(二)建立公共關係,與社區家長、宮廟、意見領袖、媒體,建立良好關係,平時有良好的互動關係,孩子有傑出表現,自然有許多品牌建立的管道,在校內指定新聞聯絡人,撰寫新聞稿,分享學校辦學成果,肯定孩子、肯定教師、肯定辦學。
(三)充實學校網頁,包括各項計畫、申請、便民資訊、公告事項、表單…等,有關政令宣導、學生安全、重要法令…等,運用跑馬燈定期更新資訊,讓家長對學校多一分了解,便多一分肯定。
(貳)願景領導
一、進學親德
(一)落實學校本位及特色課程規劃,進行多元社團活潑創意教學,發展創意課程,鼓勵親近自然自我探索、接軌國際、策進將來,培植解決問題能力及溝通協調團隊互動的能力。
(二)建立以品德為本互動關係、尊重雙贏的有品校園,促進求新、求進、求變的情境課程,鼓勵教師腦力激盪,以專業社群模式發展品格學園的學習型組織,形塑創新文化。
二、群己和諧
(一)形塑和諧關懷的組織文化,重視校園的文化內涵,運用課程再造西屯校園溫馨和諧內涵精隨,營造有倫理文化、溫馨和諧、有溫度的氛圍與社區鄉土認同歸屬感。
(二)建立涵詠的美感環境、學校以能源教育及永續校園為主軸特色,期許運用潛在課程的文化校園,結合健體及少年籃球特色,發展走讀校園及社區文化的底蘊精神,讓孩子對學校、對住家社區了解與認同,營造群己和諧的學習園地。
三、自然為師
(一)學校面積將近四公頃,適合發展永續校園課程,未來將結合學校本位及特色,規劃適性發展的多元活動,才藝競賽、休閒活動及學習機會,鼓勵參與各項比賽爭取榮譽,培養西屯國小以自然為師的活力陽光少年。
(二)營造積極進取的學習型學校、環境教育、藝術與人文、生態步道、閱讀課程、戶外教育、健體活動…等,活化課程,運用西屯優勢建立終身學習的社區。
四、生活有愛
(一)規畫傳愛及美感開放的人文學習空間,結合環境建置美感人文藝術之境教課程,規畫美學環境學習步道,營造品德有愛、富涵美感、潛在課程、健康安全的多元學習環境。
(二)建置潛移默化「友善有愛、生活無礙」的校園情境,培養孩子良善及愛的關照能,把愛心傳出去,發展自信心與成就感,讓孩子學會付出,享受扶助他人、肯定自我的學習歷程,發展美善的全人教育。
(叁)、 經營領導的六大策略
教育是孩子們逐夢踏實的階梯,更是百年樹人的活水,我願擔任這個引進活水能量的校長,希望透過閱讀、文化、人才、態度、制度、創意,兢兢業業為西屯辦學,期間希望與同仁戮力同心,為滋養孩子學習而努力,營造以自然為師、群己有品的幸福學習學園。
經營領導的六大策略
內涵:
(一)深耕閱讀教育,結合生態及美感學習,拓展走讀社區,養成終身閱讀習慣。
(二)營造溫馨和諧的校園文化,塑建倫理關懷、表揚善行,凝聚親師生的向心力,建立有感覺有溫度的校園文化。
(三)廣納人才建立師徒制,以老、中、輕經驗傳承,打造專業行政團隊以學生、教師、家長優先。
(四)鼓勵教師精進,營造專業態度,以經師、人師,不忘初衷,建立典範學習,做事、做人都盡心盡力。
(五)按部就班、計畫性、系統性建立制度,穩健踏實,依循規範,不忘創新,提升校務績效。
(六)鼓勵創新,以活力、自信為基礎,美感、良善為基石,培養創意力、執行力。
(肆)、結語
仁彥的辦學理念是「擁健康、學讀書、學做事、學做人」期盼孩子擁有歡樂的童年,更希望孩子在西屯國小學習期間充滿自信與熱誠,擁有健康與活力,學讀書、學做事及塑建良質的品格與態度,激發創造力與執行力,擁有創新思維,累積量能,在社會中能有品傳愛、群己和諧、愛護自然,發光發熱,做一個良善有貢獻的好國民,這是仁彥擔任校長的願望與使命。
校長:蘇仁彥 校長 04-27013534#700
壹、校長簡介:
學歷
1.省立台北師範專科學校輔導組
2.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初教系畢
3.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研究所畢業
經歷
教師組長13年、主任年資9年、調任教育局候用0.5年、校長6.5年
貳、教育理念:
(壹)擁健康 ~ 健康是一切學習的基石
孩子是學校的主體,健康是一切活力的泉源,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靈、健康的環境,任何學習都能有豐富的思考、創新的思維。所以教育應提供多元學習的活動、友善的健康環境、尊重學生個別差異、創造健康的學習動機,提供表達、溝通分享的舞台,發掘孩子優勢智能、擴大視野,建立自信心,帶好每位孩子。
(貳)學讀書 ~ 閱讀能打開世界之窗
全球化的世界,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學習、學會學習、進而終身學習,從文化的觀點來看,孩子最主要的教材是學校及社區,學會讀書能使孩子跨越藩籬,從課本到生活,從書籍到世界,對經驗的累積,學會溝通表達。也希望教師能展現專業與敬業,與時俱進不斷充實自我,調整思維,有效引導,讓學生自主性閱讀且有效學習。
(叁)學做事 ~ 友善校園成就三人
掌握學校願景,以尊重、和諧體現人文薈萃的精神及生命價值,據此,學會做事要從「人才、人文、人格」培養做起,以追求教育的理想,人才培養要致力於多元智能的開展,教育應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孩子探索;人文應聚焦校園文化的形塑,提升人本情懷及生命價值;人格應落實於生活,由教師樹立典範學習,重視身教、言教 ,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,不斷創造生命的高峰經驗。
(肆)學做人 ~ 實踐關懷倫理,落實全人教育
落實「愛整潔、守秩序、有禮貌」的運動,在潛移默化中薰陶孩子,樹立學習典範,讓孩子擁有柔軟心、關照能,重視生活周遭的每個環節,日後才能學會付出、傳遞愛心;運用正向管教輔導原則、同理傾聽,強化關懷心。鼓勵公義行善,建立自我價值感,讓孩子學會愛自己更會愛同儕、愛家人、愛社會。
叁、學校經營策略藍圖:
(壹)、學校經營策略及情境分析
一、了解地理環境 掌握領導方針
掌握學校創校經營的歷史典故、淵源與社區文化;校址位置、交通環境及學生上下學路線、動態、地理環境與鄉土歷史,對於學生學習與文化掌握,會有更深入的資訊,運用在學校領導,更能發揮效益。
二、掌握學校規模 策進公義關懷
(一)了解學校規模、學生人數及家長社經地位及背景,掌握教師學習及專業樣貌,發展良質的組織文化、明確的學校經營定位,對於人文領導及學校內部凝聚力向上提升多有助益。
(二)了解學區各校辦學氛圍,是否受少子化影響,是否面臨減班,策進發展聚焦的本位課程及特色,吸引更多認同的家庭及孩子就學。
(三)配合教育部政策,降低班級學生人數,充實設備發展小班教學及精緻教育,結合本位課程及學校特色,建置課程相關學習步道,提供潛移默化的環境及學習課程。
三、了解硬體設備 創新教學情境
(一)學校學生活動中心、圖書室、電腦教室及視聽教室,皆能妥善運用,促進使用效能,發揮最大教育功效,提升教學效益。
(二)活化教學場域與學生學習,辦理活動時能動靜分明,讓學生樂在學習、汲取知識;規畫學習式校園,特色步道,提升學習的深度、廣度,掌握特色,持續綠化美化校園,營造優質的校園氛圍。
四、促進教師專業 行政走動服務
(一)鼓勵教師進修提升專業、不忘初衷活化教學,深耕教學品質。資深教師教學經驗豐富,新進教師教法新穎、活潑生動,加上退休教師熱心提供經驗分享、讓學校呈現老、中、輕經驗傳承,有利校務及教學推展。
(二)課程發展包括本位課程、閱讀、多元社團、特色課程、美感藝廊…等,有助學生多元智慧開展。
(三)各處室協調良好,分工合作「以智慧建立制度,用制度領導校園」,教師會與行政單位要能體諒彼此立場,「心中有愛,溝通無礙」彼此互相支援,共同學生學習盡心。
(四)行政人員經驗豐富,以服務導向為宗旨,培養各式專長、穩定行政人才,讓校務運作更加流暢,服務更優質,以提升校務運作,促進績效服務的良性循環,在各方面評鑑績效卓然呈現,服務品質也會向上提升。
五、活化校園空間 擴大學習場域
(一)設置學習步道:結合藝術與人文及生態課程建置學習步道,發展潛在課程,讓師生沉浸在美感教育及生態環境的學習中。
(二)彩繪植物學習步道:學校資源需要整合,個人辦學希望整合產、官、學各方資源,梳理學校特色來規劃課程,讓學校場域能更精采多元,擴大學生學習視野。
六、提供多元學習 打造健康校園:
(一)辦學理念第一個是「擁建康」提供孩子探索式的學習是第一要務,未來希望規劃多元的學習社團、課後或假日活動,提供孩子有正當的休閒運動機會,體現以教育優位的教育精神。
(二)規畫學生才藝表演活動,鼓勵學生積極自我表現、獲取成功經驗,各處室規畫節慶活動、比賽機會,提供孩子學習成長的機會。
(三)推動健康促進活動,辦理豐富的體育競賽活動,讓學生學會健康意識並贏得健康人生,在健康促進的活動中學會知識,並內化為自然的行為,把健康的概念帶回家裡、社區,讓社區與學校「學校社區化、社區學校化」。
七、整合社區資源 共榮社區發展
(一)盤整學校人力資源、物力資源、文化資源,提供舞台發揮專長,投入圖書整理、資源回收、交通導護,及補救教學活動,讓社區與學校一體,為孩子學習成長而努力。
(二)與社區「共榮共享」辦理社區服務、開放學校活動空間,提供弱勢學生扶助、提供社區運動場,供社區民眾運動,讓親、師、生體驗社區一家親,重視回饋鄉里,並帶入更多的外部資源,協助孩子成長學習。
(三)辦理各項親職教育活動、節慶活動、感恩學習,增進學校與家庭之溝通與聯結,活化親師關係,爭取家長認同與理解。
八、重視公共關係、行銷學校品牌
(一)多樣化的通路行銷,包括口碑行銷、DM行銷、網路行銷、活動行銷,掌握各種機會塑造學校品牌。
(二)建立公共關係,與社區家長、宮廟、意見領袖、媒體,建立良好關係,平時有良好的互動關係,孩子有傑出表現,自然有許多品牌建立的管道,在校內指定新聞聯絡人,撰寫新聞稿,分享學校辦學成果,肯定孩子、肯定教師、肯定辦學。
(三)充實學校網頁,包括各項計畫、申請、便民資訊、公告事項、表單…等,有關政令宣導、學生安全、重要法令…等,運用跑馬燈定期更新資訊,讓家長對學校多一分了解,便多一分肯定。
(貳)願景領導
一、進學親德
(一)落實學校本位及特色課程規劃,進行多元社團活潑創意教學,發展創意課程,鼓勵親近自然自我探索、接軌國際、策進將來,培植解決問題能力及溝通協調團隊互動的能力。
(二)建立以品德為本互動關係、尊重雙贏的有品校園,促進求新、求進、求變的情境課程,鼓勵教師腦力激盪,以專業社群模式發展品格學園的學習型組織,形塑創新文化。
二、群己和諧
(一)形塑和諧關懷的組織文化,重視校園的文化內涵,運用課程再造西屯校園溫馨和諧內涵精隨,營造有倫理文化、溫馨和諧、有溫度的氛圍與社區鄉土認同歸屬感。
(二)建立涵詠的美感環境、學校以能源教育及永續校園為主軸特色,期許運用潛在課程的文化校園,結合健體及少年籃球特色,發展走讀校園及社區文化的底蘊精神,讓孩子對學校、對住家社區了解與認同,營造群己和諧的學習園地。
三、自然為師
(一)學校面積將近四公頃,適合發展永續校園課程,未來將結合學校本位及特色,規劃適性發展的多元活動,才藝競賽、休閒活動及學習機會,鼓勵參與各項比賽爭取榮譽,培養西屯國小以自然為師的活力陽光少年。
(二)營造積極進取的學習型學校、環境教育、藝術與人文、生態步道、閱讀課程、戶外教育、健體活動…等,活化課程,運用西屯優勢建立終身學習的社區。
四、生活有愛
(一)規畫傳愛及美感開放的人文學習空間,結合環境建置美感人文藝術之境教課程,規畫美學環境學習步道,營造品德有愛、富涵美感、潛在課程、健康安全的多元學習環境。
(二)建置潛移默化「友善有愛、生活無礙」的校園情境,培養孩子良善及愛的關照能,把愛心傳出去,發展自信心與成就感,讓孩子學會付出,享受扶助他人、肯定自我的學習歷程,發展美善的全人教育。
(叁)、 經營領導的六大策略
教育是孩子們逐夢踏實的階梯,更是百年樹人的活水,我願擔任這個引進活水能量的校長,希望透過閱讀、文化、人才、態度、制度、創意,兢兢業業為西屯辦學,期間希望與同仁戮力同心,為滋養孩子學習而努力,營造以自然為師、群己有品的幸福學習學園。
經營領導的六大策略
內涵:
(一)深耕閱讀教育,結合生態及美感學習,拓展走讀社區,養成終身閱讀習慣。
(二)營造溫馨和諧的校園文化,塑建倫理關懷、表揚善行,凝聚親師生的向心力,建立有感覺有溫度的校園文化。
(三)廣納人才建立師徒制,以老、中、輕經驗傳承,打造專業行政團隊以學生、教師、家長優先。
(四)鼓勵教師精進,營造專業態度,以經師、人師,不忘初衷,建立典範學習,做事、做人都盡心盡力。
(五)按部就班、計畫性、系統性建立制度,穩健踏實,依循規範,不忘創新,提升校務績效。
(六)鼓勵創新,以活力、自信為基礎,美感、良善為基石,培養創意力、執行力。
(肆)、結語
仁彥的辦學理念是「擁健康、學讀書、學做事、學做人」期盼孩子擁有歡樂的童年,更希望孩子在西屯國小學習期間充滿自信與熱誠,擁有健康與活力,學讀書、學做事及塑建良質的品格與態度,激發創造力與執行力,擁有創新思維,累積量能,在社會中能有品傳愛、群己和諧、愛護自然,發光發熱,做一個良善有貢獻的好國民,這是仁彥擔任校長的願望與使命。